整个冬季,包邮区终日降雨,可能受此影响,我的心情也是一直处于阴天,或转多云。好像除了看完几本书之外,终日无所事事,不过感谢书籍,让我在这阴霾的天气及心绪之中,触见了一丝曙光。
截至到二月底,读了 49 本书,本想每本书都能写个短评的,终究还是没有完全做到。常常有想法,但表达出来就变了味道,近几年都是同样的感受,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循循反反。如果能有志趣相同的人一起聊聊多好,不过现在只能是聊聊书。
中国没有乔布斯
- 《乔布斯的厨师》
- 《孵化 Twitter》
- 《创业在路上》
终于看了《孵化 Twitter》,关于 Twitter 的创建和一些早期经历。之前也看过一些其它科技公司的传记,但让人最跌破眼镜的还是莫过于 Twitter,它一路走来,能活到今天可以说是奇迹。另外看了老罗的《创业在路上》,虽然很喜欢他的脾性,但看完后,发觉对他还是有一些误解,他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很明确,做的一些看似多余的产品都有目的性。但其实今时并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发明即使是颠覆性的,市场不一定需要,也不一定要接受,毕竟现在已经有一个相对成熟的习惯体系了。另外,有时候,其实专注一些可能更好。
中国有各种布斯,但没有[[乔布斯]],也没有[[沃兹]],更没有他们之间的相互成就。
我在机场等飞机
- 《变化的位面》
- 《火星编年史》
- 《失去一切的人》
终于把这几本倾慕已久的书看完,厄休拉在《变化的位面》中讲到,机场这个地方的意义在于如果你进入机场,你就不能去别的地方。
,而科幻则是恰恰相反,即使身受限制,也可以遨游所有可能的世界。另外,作者对于机场/飞机的吐槽可以说非常精彩,比如说里面有一段关于飞机延误后不得与在机场吃午饭的描写:“席达·杜利普站在肮脏的塑料收银台旁边吃了一餐几乎没法下咽的午饭,这是因为仅有的餐桌全部被悲惨地哭叫着的小孩、威吓小孩的父母以及身穿短裤、背心,脚穿人字拖的大个子长头发年轻人所占据。”,深得我心。
博学赫斯
- 《最后的对话》
- 《悠游小说林》
- 《杀死一只知更鸟》
《最后的对话》不如《访谈录》精彩,如果你只是为了佳句而来,不免失望,但是丝毫不妨碍我这本书的高评价,因为现在只能通过书籍去了解他,这种原始的对话记录,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是如获至宝。另外在中国,觉得能与博尔赫斯比肩的,当属唐诺。
不读诗,那活着干嘛?
- 《[[渴望之书]]》
- 《我们生活的故事》
好像从去年开始,读诗的频率便高了许多,这个冬天读的这两本诗歌都很喜欢。《渴望之书》是已逝的歌手科恩在禅修期间写的诗集,里面就有那首著名的短诗 你走你的路 我也走你的路
。看完后对渴望有了新的认识,渴望,或者说欲望,并非是去屏蔽和对立它。
我在凌晨 2:30 辉煌的勃起中 快速穿上
制作密室的八大动机
书名:《密室收藏家》 作者:[日]大山诚一郎 评分:★★★★
印象中已许久没看过推理小说,这次是因为看到一个节目中有提到《密室收藏家》这本书,便临时起意。整本书由五篇不同时期的小故事组成,贯穿其中的便是自称密室收藏家的侦探。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如何联系,从何处得到的案件信息,他来无影去无踪,只有当案件陷入僵局的时候出现,见过他的人,无不顶礼膜拜,以至于后来连上面都要求全力配合他。
但如果你想见到他,
唯一的方式是……
制造密室。
凶手制作密室的八大动机:
- 将他杀伪装成自杀或意外;
- 让警方怀疑有可能出入密室的人,或是与被害人一同身处密室的人;
- 妨碍警方查明自己犯下的罪行;
- 延迟尸体被发现的时间;
- 让警方误以为密室就是案发现场;
- 想到了将案发现场变为密室的点子,便想动手尝试一下;
- 为了隐藏真正的密室;
- 在制造密室的过程中进行的某种行为,才是凶手的真正目的;
最后
对于写作/书评,好像总是把不住要点,准备接下来看几本关于写作的书,至少从动笔开始。
最后借用《我们生活的故事》我最喜欢的一首诗结束:
离开与抵达,抵达与离开 是我脑海中的一切 我的需求非常简单 —— 我漫步只是为了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