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 目标顾客—小范围实验—反馈修改—产品迭代—获得核心认知—高速增长。
- 创业的第一阶段是把想法变成产品。
- 创业的第二阶段,新创企业要对正确的产品形态进行重点投入,做好做细,做“最了解用户的人”,做到极致。
- 创业的第三阶段,成功者往往伴随着爆发式的增长,全面的扩张。
- 尽管想法不错,但因为不知道如何把产品理念转化为成功的企业,我们的失败从第一天起就注定了。
- 我从自己的成败以及他人的经验中认识到,正是那些乏味的琐事和细节才至关重要。新创企业的成功不在于优良的基因,或生逢其时其地。它可以因为遵循了正确的流程而获得,也就是说,成功是可以习得的,是可以传授的。
- 新创企业的成功不在于优良的基因,或生逢其时其地。它可以因为遵循了正确的流程而获得,也就是说,成功是可以习得的,是可以传授的。
- 创业即是某种形式的管理。
- 它的特征表现在循环周期极快、关注顾客需求(而非问他们想要什么),以及作出决定的科学方法。
- 2004 年的时候史蒂夫便开始宣扬一个新想法:应该把新创企业的业务及营销视为和工程及产品开发同样重要的职能,因此它们也需要一套同等严格的方法作为指导。他把这种方法称为“客户开发”(Customer Development),它为我作为一个创业者的日常工作提供了透视和指南。
- 我学习了起源于日本丰田生产系统的精益生产理论,这是一个针对实体产品制造的崭新思维方式。
- 1.创业者无处不在。
- 所谓的新创企业就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以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为目的而设立的个人机构。这意味着创业者无处不在,而且精益创业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各行各业,在任何规模的公司,甚至是庞大的企业中。
- 2.创业即管理。
- 3.经证实的认知。
- 新创企业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制造产品、赚取金钱、服务顾客,它们的存在更是为了学习了解如何建立一种可持续的业务。
- 4.开发—测量—认知。新创企业的基本活动是把点子转化为产品,衡量顾客的反馈,然后认识到是应该改弦更张还是坚守不移。
- 第一章 开端
- 精益创业的名称来源于精益生产。后者是由丰田公司的大野耐一和新乡重夫发展出来的。精益的思考方法大大改变了供应链和生产系统的运作方式。它的原则中包括了吸取每位员工的知识和创造力、把每批次的规模缩小、实时生产和库存管理,以及加快循环周期。精益生产让全世界懂得价值创造活动和浪费之间的差异,揭示了如何由内而外地将质量融入产品之中。
- 制造业的发展是用高质量的实体产品生产来衡量的,而精益创业则采用不同的发展单元,这些发展单元称为“经证实的认知”,我们会在第三章中谈到。用科学的认知作为衡量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并消除令创业者苦恼的浪费根源所在。
- 不要以严格定义的职能部门(比如市场、销售、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来组成公司,或是要求人们在各自专长的领域作出表现(详见第七章)。不妨考虑一下建立跨部门的团队,并在各阶段依据我们所说的“认知的阶段性目标”(learning milestones)负起相应责任。
- 人们习惯于在自身范围内评估自己的工作效率,他们感觉良好的一天,就是在这一整天里工作顺心。
- 新创企业的目标在于弄明白到底要开发出什么东西,它得是顾客想要的,还得是顾客愿意尽快付费购买的。换言之,精益创业是研究创新产品开发的一种新方式,强调要同时兼具快速循环运作和对顾客的认知、远大的理想,以及壮志雄心。
- 新产品的开发是时断时续的。为了调整增长引擎,新创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提升产品、营销或运营。
- 精益创业的方式是教你如何驾驭一家新创企业。你需要的不是基于众多假设制订复杂的计划,而是可以通过转动方向盘进行不断调整,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
- 在普通管理中,如果无法实现目标的话,要么是由于计划不足,要么是执行不力。反正两者都是重大过失,但是在现代经济结构中,新产品开发常常需要直面这种失败,才能渐臻佳境。
- 第二章 定义
- 具备了所有创业者的“必要条件”——合适的团队架构、优秀的员工、对未来强烈的愿景,以及甘冒风险的勇气。
- 当我使用“创业者”这个字眼儿的时候,不管企业规模、部门或发展阶段如何,我所指的是整个新创企业的生态系统。
- 新创企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机构,在极端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
- 创新是由下至上、分散的、难以预测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对它进行管理。事实上,管理创新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它需要新的管理法则。
- 他们用两个指标衡量其创新工作做得如何:使用 3 年内的新产品服务的顾客数量,以及 3 年内的新产品服务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
- 第三章 学习
- 但如果创业的根本目的是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建立组织机构,那么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学习。为了要实现愿景,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的哪些策略是可行的,哪些是过激的。我们必须了解顾客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他们自己说要什么,或者我们认为他们应该要什么。我们必须认清自己是否朝着可持续企业之路发展成长。
- 经证实的认知不是事后诸葛亮,也不是用于掩饰失败的好听说法。经证实的认知是说明新创企业进展情况的一种严格方式,而通常这些进展情况被极端不确定的企业成长环境所掩盖。它也是一个实证的展示过程,让团队发现新创企业当下和未来商业前景的真相。它更加切实、精确,而且比市场预测或传统的商业计划更快速。成功地执行一项无意义的计划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原因,而经证实的认知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方法。
- 学会预见到浪费所在,并有系统地排除它们,让丰田这样的精益企业称雄全行业。而在软件圈子里,在精益想法形成之前,敏捷开发方法论是用来杜绝浪费的,它也一直是我所奉行的。
- 学习是新创企业进步的重要部分。了解顾客所需之外的任何努力都可以不要。
- 我们用经证实的认知来减少对零的无畏造成的浪费。我们需要展示的是,如何不受诱惑,摆脱那些虚荣浮夸的指标,不粉饰太平吹嘘自己多么成功,而要凭我们在产品开发上的努力,走向巨大成功。
- 精益创业不是各种技巧的合成,而是新产品开发的方法原理。
- 第四章 实验
- 如果创业团队的计划是“先推出产品,再来看会发生什么情况”,他们很难回答这些问题。借用耐克的一句著名口号,这些人是“想做就做”的创业者。很不幸,如果他们的计划是“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那么准保成功,因为他们一定会看到发生的情况,但却并不一定能获得证实的认知。这是科学方法中的重要一环:如果你无法失败,就学不到东西。
- 一项真正的实验运用的是科学的方法:在一个清晰的假设前提下,预测将要发生的事件,接着再用实证法进行验证。
- 我把创业者最重要的两个假设称为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
- “价值假设”(value hypothesis)衡量的是当顾客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时,它是不是真的实现了其价值。
- 马克说,“过去,产品经理说‘我就是要这个。’工程师会回复,‘我会把它开发出来。’而现在,我会要求团队成员先提出以下 4 个问题: 1.顾客认同你正在解决的问题就是他们面对的问题吗? 2.如果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顾客会为之买单吗? 3.他们会向我们购买吗? 4.我们能够开发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 我的建议直接体现在本章的原则中:将 CFPB 视做一项实验,找到计划中非事实性的、假设性的部分,然后制定测试的方法。如果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开发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让政府机构可以在正式计划启动之前,小规模地先行运作起来。
- 最重要的是,这个产品可以作为一个雏形,逐渐形成更完善的服务。有了这个起步,政府可以不断改善,稳步增加更多更完善的解决方案。最后再增加在线个案工作人员。可能一开始他们只回复某一类问题,以期获得最大的成功机会。到了正式计划准备实行的时候,这种早期服务就能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一个模板。
- 第二篇 驾驭
- 究其本质,新创企业是把理念转变为产品的催化剂。
- 第五章 飞跃
- 因为针对任何策略技巧都能找出无数反例。但是,正如我们在第一篇中所见,新创企业要通过实验来决定,在其独特环境中哪些技巧是可行的。新创企业的战略任务就是弄清到底要提出哪些正确的问题。
- 每个商业计划都是从一系列假设开始的。在默认这些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一项战略,并阐述如何实现企业愿景。
- 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之间的差别在于,成功的创业者高瞻远瞩,有能力和工具去发现他们的计划中哪些部分运作顺利,哪些部分误入歧途,然后相应调整策略。
- 数据当然具有说服力,但我常常提醒创业者:人亦是重要的衡量指标。不管在企业和顾客之间有多少中介物,最终端的顾客才是会呼吸、会思考、会作出购买决定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可以衡量,并会发生改变。
- 所有成功的销售模式,都要依靠把迥然不同的个体从其组成的整体组织中分解出来。
- 无论再多的设计也无法预测将产品投入真实世界有多复杂。
- 第六章 测试
- 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MVP)有助创业者尽早开启学习认知的历程。它并不一定是想象中的最小型产品;它是用最快的方式,以最少精力完成“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
- 早期使用者会用自己的想象来填补产品的不足部分。他们偏好这种情境,因为他们在意的是成为第一个使用新产品或新技术的人。
- 早期使用者对于那些太过精致的东西反而心存芥蒂:如果这种产品什么人都能用,那么作为早期用户又有什么好处?因此,任何超出早期使用者需要的额外功能或修饰,都是资源和时间上的浪费。
- 根据最小化可行产品的复杂程度,它可以从一次极简单的“冒烟测试”(其作用比广告多不了多少),到一个存在问题、缺失某些功能的早期产品原型。我们无法用公式来确定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到底该多复杂,而要靠判断。所幸这种判断不难作出:大多数创业者和产品开发人员大大高估了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所要具备的功能。当遇有疑问,就化繁为简。
- 即便最初的最小化可行产品让公司赢利,也不意味着原定模式一定有效。
- 之所以要建立一支新团队去实现这个构想,是因为你相信在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中,你可以比任何人推进得更快。
- 最小化可行产品和传统的概念测试或产品原型不同,它并非用于解决设计或技术问题,而是要解答一系列商业问题。并且,最小化可行产品常常揭示了一部分必要的现实。
- 因为埋头于传统产品开发方式的团队,习惯有规律地定期做出继续或终止的决策,这正是瀑布模型或门径开发模式的精要所在。假如一项最小化可行产品失败了,团队很容易会一并放弃希望、放弃项目。但是,这种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 第七章 衡量
- 对新创企业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员工和创业者从本性上总是抱有乐观倾向,即便看到大事不妙,还是想要抱定宗旨不动摇。锲而不舍的传说是非常危险的。我们都听过创业英雄的故事,他们在前景看似暗淡无光的情况下力挽狂澜,取得最后胜利。不幸的是,我们没听到的是更多无名者的故事,他们死守不放,公司最终倒台。
- 另一种方式是,新创企业可能会倾向于开发几种不同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每次分别针对一个假设获取反馈。在开发原型产品前,公司可以使用其营销材料先进行一次冒烟实验。这是直接营销中早有的一个技巧,即让顾客有机会预订一个尚未开发出来的产品。
- 冒烟实验仅测量一件事:顾客是否有兴趣试用产品。
- 当你在商业计划内众多的假设中挑选时,先选最冒险的假设来测试才有意义。如果你找不到降低这些风险的方法,何谈向理想进发、创建可持续业务,也没有必要测试别的假设了。
- 好的设计是能改善顾客行为的设计。
- 以上案例中,在创业的初期,由于公司创始人发现了目标市场中尚有很大一块未被满足的需求,所以产品开发团队的工作曾经一度卓有成效。初期产品尽管不够完善,但在早期使用者中普遍受到欢迎。有了这些人到处广泛宣传这项创新,把顾客要求的主要功能直接加入产品中,似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顾客没有提出的和未被回答的则是另一些潜在问题:公司有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增长引擎?早期的成功和目前产品开发团队的日常工作相关吗?大多数情况下,回答是否定的;成功来自公司过去的决定,而现在从事的任何活动都没有产生效应。但是,由于总指标“增长势头良好”,所以这些问题都被掩盖了。
- 法布德这样解释道,“不管你是在准备 SAT 还是学习代数,你无非是在使用以下这三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花时间跟专家学、自己学或者跟同伴一起学。Grockit 就提供了这三种学习形式。我们所做的是运用技术和运算来加以优化。
- 法布德和其他梦想家不同的是,他没有不管不顾、死抱着最初的理想不放,而愿意把理想放诸实验之中。
- “看板”规则只允许一定数量的用户故事存在于任意四个阶段中。随着故事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它被填入下一个阶段的方框中。一旦方框填满就不能再接受其他故事了。只有当一个用户故事通过了验证,才能从“看板”上移除。如果验证失败,发现这个故事是个糟糕的想法,那么和它相关的功能就会从产品中删除。
- 创意想法是以价值大小,而不是职位高低来评估的。
- 可执行 一个产品成绩报告要可执行的话,必须清楚地显示因果关系。否则就是虚荣指标。
- 可执行的衡量指标是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只要清楚理解了因果关系,人们就能从自己的行动中更好地学习。当人们得到了清晰客观的评估时,你会看到,他们生来就是天才的学习者。
- 第八章 转型还是坚持
- 大多数创业者最大的担忧并非他们的愿景最后被证明是错的;他们更担心的是,这些愿景在还没有得到真正机会自我证实之前,就被认定是错误的。
- 还记得开发低质量最小化可行产品的初衷吗?那是因为开发任何非早期使用者需要的功能都是一种浪费。但这个理由只能言尽于此。一旦你在早期使用者中取得成功,就会想要把产品推向主流客户群。可是主流顾客有不同需求,要求也严格得多。
- 其实我们早就应该作出改变,来应对这种情况。就像进行所有转型一样,我们必须回归原点,启动创新核算流程,就好像是公司的再次创业。这时候我们已经很擅长优化、调整和重复工作,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味地到处追逐增长、收入和利润,却丢失了对这些活动目的的理解,即测试一个清晰的前提假设,服务于公司的愿景。
- 带动新创企业成长的增长引擎主要有三种:病毒式、黏着式和付费式。在这类转型中,公司为寻求更快速、更高利润的增长而改变其增长战略。增长引擎转型也会要求相应改变价值获取的方式,这种要求虽非必然,却也很常见。
- 员工一天应该干些什么?在企业层面,我们该如何确保人们勤于学习?传统部门创造了激励机制,让人们专心发挥各自所长:市场、销售、产品开发等。但是如果跨部门合作才最符合公司利益,该怎么办?极端不确定性是新创企业的头号大敌,因此企业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架构来应对。
- 员工一天应该干些什么?在企业层面,我们该如何确保人们勤于学习?传统部门创造了激励机制,让人们专心发挥各自所长:市场、销售、产品开发等。但是如果跨部门合作才最符合公司利益,该怎么办?极端不确定性是新创企业的头号大敌,因此企业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架构来应对。
- 第九章 批量
- 为什么一次封装一个信封看似较慢,却能更快地完成工作?因为我们的直觉没有把分拣、堆叠和在中途移动一大堆半成品信封的额外时间计算在内。重复同一个工作看似效率更高,是因为我们一相情愿地认为一项简单的工作重复得越多会做得越好。不幸的是,在这种以流程为主的工作上,个人表现没有整体系统表现那么重要。
- 精益创业的目的并非高效开发更多产品,而是尽可能迅速地学会如何创建一项可持续的业务。
- 这里的重要经验是,并非每个企业都要每天推出 50 个不同版本的产品,而是要减小批量,比竞争对手更快完成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对顾客更快了解的能力是新创企业必须拥有的重要竞争优势。
- 大批量的数量很容易随着工作时间延长而增长。每次要把批量向前推进往往会导致额外的工作、返工、延误和干扰,所以每个人都想以更大批量来工作,试图把间接成本降到最低。这种情况之所以被称为“大批量的死亡螺旋”,是因为它和制造业情况不同,这里的最大批量没有实体产品中的限制。批量可能会无限增长。
- 目前为止,我们所讨论的几乎所有精益创业的技巧,都以两种方式实现其神奇功效,即把推动式转为拉动式与缩小批次数量。两者对减少在制品数量均产生净效应。
- 精益创业中产品开发的流程是以进行实验的需要来拉动,从而作出响应。这才是正确的理解。
- 虽然我们根据活动发生先后,把反馈循环写成开发—测量—认知,我们却应该以相反的顺序来安排计划:先找出需要知道什么,再倒回去看为了获得这个认知,要用什么产品进行实验。因此,不是顾客,而是我们“对顾客的假设”拉动了产品及其他功能特性开发的工作。
- 对长期采用正确的进度衡量方式、致力于实现最大绩效的高效运作的企业组织而言,尽管精益生产技巧有强大的作用,它只是企业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这个流程仅仅是培养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但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鼓励学习、创意和创新的努力都会化为泡影。这一点很多经历失败的人事总监都可以证明。
- 第十章 成长
- 可持续增长的特征体现在一条简明规则中: 新顾客是由以往顾客的行动带来的。
- 3.有资金来源的广告。大多数业务用广告吸引新顾客使用其产品。要让这种方式成为可持续增长的来源,广告费用必须由收入支付,而不是依靠投资资本这种一次性的资金来源。只要获取一位新顾客的成本(边际成本)比他带来的收入(边际收益)低,超出的部分(边际利润)就可以用来获取更多顾客。边际利润越多,增长越快。
- 控制黏着式增长引擎的规则很简单:如果取得新顾客的比率超过流失率,产品将会增长。增长的速度取决于“复合率”,其实就是自然增长率减去流失率。
- 对任何特定顾客关注度进行竞争的企业,其总体赚取的平均价值决定了这些广告的价格。富裕消费者通常会成为利润更高的顾客,因而,吸引他们的成本费用也更高。
- 一些不走运的公司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他们采用了虚荣指标和传统核算,当看到数字上升的时候,就认为自己在进步中。他们自认为已把产品做得更好,但事实上并未改变顾客行为。所有增长全部来自一个已经开动的增长引擎,它正有效运作,带来新的顾客,但产品开发方面的工作却并未给公司带来增长。因此一旦增长突然减缓,就会引发危机。
- 第十一章 适应
- 把我们的工作流程标准化,并准备新员工必须学习的概念课程要费很多力气。每个新晋工程师都会被指定一位导师,帮他全面了解 IMVU 的系统、概念和技术,完成一整套课程,早日上手工作。导师和学徒的绩效表现是相连的,因此导师会认真地指导教育。
- 培训计划是在我们自身流程的演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按序发生的。整个培训流程会经过不断的试用和调整,使之变得更有效,长期而言也不会带来过重的负担。
- “为了不停止生产而停止生产”,是丰田悖论格言的缩影。“安灯”拉绳的要义是一旦发现无法纠正的质量问题冒头,马上停止工作,强制展开问题调查。这是精益生产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不能为了时间牺牲质量。如果你现在引起(或忽视)了质量问题,导致的缺陷将会在之后减慢你的速度。缺陷造成大量返工、士气低迷和顾客投诉,这些都会减缓工作流程,蚕食宝贵资源。
- 一方面,经证实的认识和最小化可行产品的逻辑是,我们必须尽早把产品送至顾客手中,除了需要从顾客那里学习的认知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浪费。另一方面,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是一个持续过程。我们不会在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之后就停下脚步,而要使用已经学到的信息,马上投入到下一个迭代周期的工作。
- 如果没有培训计划,新员工在学习过程中会犯错误,需要其他团队成员的帮助和干预,这会降低每个人的速度。
- 按比例投入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果只是因小故障停摆,那么,基本原则就是只投入少量精力修复即可。让我们先来做八周计划中第一个小时的工作。这听上去不多,却是一个起步。如果问题再次出现,提出“五个为什么”自然将要求我们继续深入调查。如果问题没有再发生,一个小时的投入也不算浪费。
- 我让团队采用这样两条简单的原则: 1.对第一次错误要容忍。 2.不允许同样的错误发生两次。 第一条原则鼓励人们要对错误怀有同情心,特别是他人的错误。要记得,大多数错误是由系统缺陷造成的,而不是人们没有能力。第二条原则要让团队成员开始在防范措施上按比例投入。
- 最初,也许你会想要跨出一大步,彻底改变所有收费系统和流程。千万别那么干。你应该控制会议时间,并且在提出问题的五个层次中,选取相对简单的改进方式。过一段时间,当团队成员习惯了这个流程后,你就可以将它延伸开来,涵盖越来越多的收费投诉种类,以及其他类型的问题。
- 1.要把“五个为什么”方法引入企业组织,必须在出现新问题时召开“五个为什么”会议。因为“历史包袱”是企业内的弊病,它们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五个为什么”的分析中,你就能利用这个机会逐步改正这些弊病。
- 2.每个和问题相关的人员都必须出席“五个为什么”会议。
- 3.每次“五个为什么”的讨论开始时,花几分钟时间解释一下这个流程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会怎样进行,这对第一次参加会议的人很有好处。
- 而现在,没有一支团队多于 5 人。每支小组都重在尽量快速地在顾客中进行重复实验,然后依靠证实的认知,实时作出在哪方面的工作上进行投入的决定。
- 不管是新创企业还是企业内部的新创团队,都要具备三种架构特征:稀少但稳定的资源,开发业务的独立权,以及与绩效挂钩的个人利益。
- 只要有可能,创新团队就应该开展跨部门合作,并且有一个像丰田公司里的“主查”这样身份明确的领导者。在沙盒中,团队不需要事先获取批准就有权开发、营销、部署产品或功能。用标准的可执行指标和创新核算,来汇报这些工作的成败
- 员工们的想法动机和我几年前有过的一样:提出的建议越离谱,妥协后的方向可能离他们想要的越接近。
- 质量管理大师戴明这样概括了我们所面临的老生常谈的困境:我们怎么知道这个问题到底是由特定原因,还是系统原因造成的?如果我们正在使用新的工作方式,就总是容易把出现的问题归咎于新的系统。要学会分辨其中的区别需要理论支持。你必须能预测你做的改变将带来什么结果,以判定其产生的问题是真的问题。
- 可执行的指标,持续部署和开发—测量—认知反馈流程——确实会让团队无法获得单项职能的最优化。但是,我们开发的速度有多快不是关键,我们能多快地进行衡量也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我们能多迅速地完成整个环节。
- 在我多年讲授这个认知系统的经历中,我注意到每次都有这种情况:企业转换到经证实的认知方式时,起先总感觉糟糕,之后才有好转。这是因为旧体系造成的问题通常是无形的,而新体系的问题全是实实在在的。理论的好处在于它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
- 归根结底,精益创业是一个战略框架,而不是让人生搬硬套的步骤规划图。它是用来适应每个公司的特定情况,而不是照抄别人已经做过的事。
- 第十三章 尾声:杜绝浪费
- 工作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能通过严格的实验手段得以提高。
- 过去,人是第一位的;将来,体系必须是第一位的。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伟大人物。恰恰相反,任何好体制的第一位目标必须是发掘第一流的人才,并在系统管理之下,使最佳人才能比以前更有把握、更迅速地提升到领导岗位上来。
- 当一个团队试图在总指标的图表上突出某些数据,说明因果关系的时候,就是在做一件伪科学的事。我们怎么知道提出的因果关系是真实的?而团队想要用学习作为为失败的辩护借口之时,也是一种伪科学。
精益创业
201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