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人为这本书写序,只能说这很阿里。
推荐序一 | 企业如何最大化地驱动创新
网飞文化的内核是人才,它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大家必须关注的“[[人才效益]]现象”,即一个富有才华的人所产出的创新效果将数倍于一个能力中等的人,并且随着技术和创新发展,这种倍数还在不断增加。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人才效益现象针对的是创新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工作岗位,比如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等。针对这一现象,里德提出将人才密度作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核基础。因为优秀人才能激励其他优秀人才,而精英创造的出色成果能感染更多的出色人才。
网飞再下一层更核心的企业改革是从“控制管理模式”转型到“情景管理模式”。这对很多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创新探索者来讲,是一个长期追求但非常难实现的企业管理境界。在企业决策过程当中,理想的情况是每一个重要决定都由最了解情况、专业能力最强的相关责任人来做决策,但是绝大部分企业在管理上都采用金字塔决策模式,重要的决定都是由领导层来做,而领导层往往并不是最适合做这些决策的。网飞所采用的是树形的决策模式,企业领导层只负责树根部分,确保整个企业有高度一致的战略方向,同时赋能每一根树枝,让它们能基于相应的业务情景来做决策。这里需要指出一点,里德的技术背景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网飞的组织架构是源于软件系统架构中低耦合的设计原则,这种设计能使软件系统在规模化成长的同时保持灵活高效。对于高速成长的企业也一样。相对于从上到下高耦合组织架构而言,“认识一致,松散耦合”的组织体系是更为有效的。
自序一 | 没有规则的规则
规定和管理流程成了我们工作的基础,那些擅长在条条框框里循规蹈矩的人得到了提拔,而许多有创造力且特立独行的员工却感到窒息,于是他们便离职去了别处。看到他们离开,我很难过,但那时我相信这就是公司成长的过程。
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试错,以及不断的改进,我们最后终于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果你给员工更多的自由,而不是制定规则来阻止他们发挥自己的判断,他们会做出更好的决定,也更有责任感。这样,员工工作起来会更愉快,更有动力,公司经营也会更加灵活。但是,要实现这种自由,你必须有一个基础,即让公司先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提升:
- 第一,提高人才密度。
- 第二,提高坦诚度。
- 在此基础上,减少管控。
自序二 | 把员工当成真正的成年人
[[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做过一场著名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道:“面向未来,你无法将所有节点串联在一起;只有回望过去,你才能看清这些节点是如何串在一起的。你要相信,这些节点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所以你要有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可能是你的直觉、你认定的命运,抑或你向往的生活、你所相信的因果报应,或者其他某种想法。这种方法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这让我的生活变得与众不同。”
第一部分
迈向自由与责任的企业文化
构建一个高效且具有创造力的工作环境,离不开出色的员工。他们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各异,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超凡的创新能力,能够完成繁重的任务,并能很好地相互协作。你必须首先确保这一关键点落实到位,否则其他原则都没有意义。
想象一下,周一早上9点,你和其他同事在一起开会。你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聆听老板关于撤销项目的计划。这时,你的头脑中发出另一个声音:你并不赞同老板的观点,你觉得这肯定是一个失败的计划。而你昨晚看《实习医生格蕾》(Grey’sAnatomy)的时候想出了另一个方案,这个方案似乎更有效。你会纠结:我应该把我的想法说出来吗?你正犹豫着,这一幕很快就过去了。
的确是这样,另外有时候是没想好如何表述。
我们的大脑对遭受群体排斥这类信号特别关注,因为大脑具有求生的机制,而我们最成熟的生存技能之一就是尽可能寻求安全。在原始社会,遭受排斥就意味着孤立和死亡。如果有人在你的部落宗族面前指出你犯的错误,你的大脑中一直对危险保持警惕的杏仁核——这也是大脑中最原始的一个结构——将会发出警报:“你将受到群体的排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本能反应就是逃跑。
尽管赞美可以带来愉悦,但多数人还是认为,同积极反馈相比,纠正性反馈更能帮助我们提高水平和能力。持这一观点的人数几乎是持相反观点人数的三倍。多数人都说,他们觉得积极反馈对于他们的成功没有太大的帮助。
特德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领导者要想获得员工的反馈,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他不仅要向员工征求反馈,而且要告诉员工,自己期待着他们的反馈(就像他对布赖恩所说的那样)。当你收到反馈时,需要通过认同提示进行回应。在上述例子中,特德就将手放在那名员工的肩膀上。
尽管网飞大力提倡反馈,但仅靠坦诚是没有用的,坦诚的氛围并不意味着一切。网飞的员工最初向我提供反馈时,我感到非常吃惊,以为反馈的原则就是“说出你的想法,不惜一切代价”。事实上,网飞的管理者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帮助他们的员工懂得了何为正确的反馈、何为错误的反馈。他们利用在线的谷歌文档解释了什么样的反馈才是有效的反馈。他们还有培训计划,员工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知道如何给予和接受反馈。
4A 反馈准则
- 提供反馈
- 目的在于帮助(Aim to assist)
- 反馈应具有可行性(Actionable)
- 接收反馈 3. 感激与赞赏(Appreciate) 4. 接受或者拒绝(Accept or discard)
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提供反馈呢?答案就是:随时随地。这可能意味着反馈意见还是在私底下说最合适。艾琳在网飞做主题演讲时,当着三四个人的面收到了第一个反馈,这样也挺好的。如果反馈真的对别人有极大的帮助,我们当着40个人的面说出来都没有问题。
当场反馈,实时反馈。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这个人确实很聪明,没有他不行”,但是,不管这样的人有多么出色,如果让他留在团队里,你营造坦诚氛围所付出的努力就不会有太好的效果。浑蛋对整个团队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将你的组织从内部撕裂。因为他们老是喜欢中伤同事,然后丢下一句:“我这是坦诚。”
以前在一本小说中也看到类似的观点:即一个人即使再厉害,但总是独断专行,留下他对团队而言是弊大于利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独断专行是天才的特权。
另一方面,坦诚的文化并不意味着不加考虑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相反,每个人都需要仔细地审视一下4A准则。在你提出反馈之前,可能需要反思,有时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必要时可以让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